以特色种子种苗为引擎,长沙县启动第一批种业小镇建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颜家文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今日,记者从长沙县农业农村局获悉,为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湖南省种(养)植业科研平台最多、最强的县,长沙县已启动第一批路口、春华、高桥、开慧“种业小镇”建设,实施种业品牌优先发展战略,争创地理标志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长沙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种植业上,长沙县将围绕地方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调优农作物结构布局,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新品种试验测试和展示基地,重点建好2万亩“长沙·种业硅谷”隆平稻作公园。另外,加快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加大新品种绿色生产技术集成示范,在路口、青山铺、春华、金井、开慧等镇建设好十万亩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在金井、高桥、开慧等7个镇围绕“百里茶廊”,建设国家级标准茶园、生态有机示范茶园、良繁基地、茶叶加工物流中心等,着力将“百里茶廊”散落的珍珠联结起来。推进种业与地方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种业为引领的三产融合扩面增效,打造一批以特色种子种苗为引擎,集成生产全程服务的种业产业园区、种业特色小镇,推动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
在生猪上,计划投资500万元,通过与科研院所开展科研合作,聘请专家驻场指导,培养技术团队,建设生物实验室。明确保种选育方式和方法,进行世代选育,保纯优良基因,保护好大围子猪核心群的完整。健全完善的疫病防控管理制度,同时利用大围子猪母本开展杂交实验,保持大围子猪繁殖力高、肉质好、口感好、耐粗饲、抗病、抗逆等优良特性,提高生长及产肉性能。培育2个杂交新品种,提升经济效益;另外,投资1.2亿元,建设一个占地面积400亩,年存栏母猪3000头,年出栏生猪6万头以上,产值3亿-4亿元的“大围子猪”扩繁场,做大做强“大围子猪”产业。
长沙县自然条件适宜、区位优势明显。目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隆平稻作公园国家水稻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国家茶树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纷纷在此落户,袁隆平、官春云、邹学校、刘仲华等院士在此设立了水稻、油菜、辣椒、茶叶等科研基地或院士工作站,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