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游读画 | 山水画是形色上的诗

相链区块链

     文 | 陈子游

  小时候,见到沅江边老屋檐上的水痕和河边起雾时的场景会发呆,我就傻傻地在某个地方待很长时间。如今,自觉我还不是那么灵敏,世界未知的东西太多,也不知那时这种感受会引导自己去画山水画,一直到很大的时候,才明白什么是山水,也就是读到沈从文先生的书,慢慢地晓得了我们湘西有多美,外边的世界有多糟。这期间,经历的人和事太多太多,有时候,又开始怀念起小时候的事。在家乡那个沅江边铜湾小镇,感觉那里的山和水、云和烟、船和雾,河水清澈,山绿油油,是一种无忧的时光。工作之余,也开始勾勒起山水画来,慢慢地触摸到了中国艺术中最深远、最宽阔的能量体——山水画。中国山水画是表达世界观的有效方式,山水画也让喜欢的人投入奋进,总觉得我观山水,山水也观我。

  我越来越明白,画画是件不容易的事,尤其是画山水画。古往今来画山水的画家最多,也最丰富,各式样貌手法几乎已被洗劫一空,要从中出己意,得高远,何其之难。山与水,还是那山与水。如今,城市生活的人不大容易同自然山水亲近了,少有与山川江河、飞鸟鱼虫相处了,体验上缺失了那种从自然中得到的觉悟,感怀自然观念已没有,心里甚至连山与水的自然感觉也消失了,却多被时代一些新的艺术观念所取代,所以当下人画的山水画越来越没有看头,也没法从其中得到滋养。

  我画山水时,也没有那么多念想,只是找我对古贤画迹里的某种喜欢去琢磨。这个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笔法、墨法适合自己去把玩?其实开心就好,画画目的是要自己开心,这样子恐怕还能够继续画下去,有时候也会为自己的选择烦恼,毕竟人生苦短,不是什么事都要去体验,体验的目的也是想找到最好的选择。画山水画,也是经历了十余年的选择才逐渐明白,我应该去选择什么类型和味道的画去学习和研究。许多前人的经验告诉我,关于山水画的理论和语录世间也特别多,都特别有理。我想,哪一种最适合自己,我觉得小时候对山对水的那种着迷,是真喜欢,这才是画画的初心,有初心才能够找到自己走向未来的路。

  我一直在问自己,中国山水画最不容易做到的是什么?简、虚、淡、雅才是山水画的高境界。明代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的观点,南宗是我喜欢的,这种路径和品格传承也很有规模,历代大画家们多位列其中,自唐代以来王维、苏东坡、米友仁、法常、徐渭、董其昌、担当、八大山人到近期的黄宾虹,数不清的大画家对南宗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佐证,都是以简括、温润、雅正为宗旨,创建了非常耐人寻味的艺术语言,是中国历代山水画的了不得大师级人物。

  画山水不容易,有时候也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有实践与思维上的合拍,达到自己觉悟的境界,这也非一朝一夕可以呈现。许多山水画大师们一生为了实现艺术理想去体验和积累,也有常人难以做到的艰辛和勤劳。“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也是董其昌所倡导的经典名句,太多的人行万里路或许能做到,但读万卷书却举步维艰。读书的重要,按照画家陆俨少先生的讲法:“一个画家需三分写字、三分画画、四分读书。”虽然是一家之言,但不无道理。读书可以生智慧,可以修行品性,提升世界观和人的感知能力,那些诗句里的意境,没有见识和情怀的人,是没法理解或感动的,山水画就是形色上的诗,正所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这样的思维,正好提升了山水画的意象美学,其美学思想让你找到方位。画山水画,不是像照相机那样去直接反映眼中自然的视角,关键是画山水画的人,要在自我性情中认识自然,通感自然,由心而造,去追求境界。

  画山水画,也只是一种实现人生感悟的通道,但这种通道比较适合我,至少当下此刻的理解是这样。因为我还能葆有画山水画的强大热情,有对未来美好的愿景。人生苦短,有山水画的陪伴,也就是一件美好的事。


【作者:陈子游】 【编辑:张辉东】
关键词:山水画是形色上的诗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