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 | 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近日,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出安排部署。
学习党史必须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道历史大考题。党中央把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是推动全党把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在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关怀困难群众,首先要识别困难群众是哪些人,他们究竟有什么样的困难,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为此,党员干部要把察民情访民意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第一步,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下属单位、深入工作服务对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只有全面、具体、准确、及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才好因人因地施策,才能切实做到群众哪里最苦、哪里最需要,政策、资金、力量就向哪里倾斜。
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把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为此,要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聚焦发展亟待解决的痛点难点问题,聚焦长期未能解决的民生历史遗留问题,研究提出和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让陈年的问题、难啃的“骨头”、烫手的山芋有人抓、有人管。同时,要集中出台一批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推出一批为民惠民便民的实招硬招,实施一批直接造福于民的项目工程,解决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矛盾纠纷。
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柴米油盐酱醋茶,就业求学购房医疗,这些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看似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实则是治国理政的大事。党员干部要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从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看病、上学、住房、养老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入手,全力缩短“说了”和“做了”、“做了”和“做成了”、“做完了”和“做好了”之间的距离,切实让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党员干部要厚植人民情怀,彰显仁爱之心,强化责任担当,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为群众织密民生福祉的“保障网”,为社会提供稳定预期的“定心丸”。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