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 李莎
2022年12月1日是第35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共抗艾滋 共享健康”。
长沙市作为第四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城市示范区,坚持综合防治、精准施策、协同创新,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艾滋病综合干预、艾滋病扩大检测和治疗、预防艾滋病社会综合治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育等6大领域工作为重点,探索精准有效的艾滋病防治措施和模式,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上升势头,将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在抗击艾滋病过程中,长沙的疾控专家、医护人员、社会志愿者等奋战在第一线,他们始终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竭力为每一位病患提供全方位的救治和帮助,用大爱精神筑牢防控艾滋病的坚实防线。
今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呼吁,了解艾滋病,正视艾滋病,增加一份防“艾”的意识,减少一份对“艾”的偏见,全社会一起让爱靠近、让“艾”远离。
人物名片
黄竹林
长沙市疾控中心性病与艾滋病防制科科长、副主任医师
艾防故事
大力推进非政府组织参与抗“艾”
黄竹林坚守艾滋病防制(预防和控制)一线已经20年,在许多艾滋病患者心中,他是温暖的港湾。
自2003年走上长沙市疾控中心性病与艾滋病防制科科长岗位,黄竹林就把艾滋病的健康宣教和重点人群的行为干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带领科室人员对艾滋病高危群体生活、行为习惯进行摸底调研,一次次走近男男同性恋等群体,和他们交心,撰写专题报告,为领导决策部署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资料;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各种新媒体,为高危群体提供健康宣教和咨询等服务,逐渐成为他们的“知心人”。
在艾滋病新发病例中,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所占比例快速上升。而同性性行为隐蔽性强,疾控中心等专业机构进行干预和检测十分困难。黄竹林多方调研,创新性提出了通过政府财政资金购买服务的想法,让民间组织将“红丝带”传递到这个弱势群体。在他的牵头组织和扶持下,两个非政府抗艾组织在长沙成立,并开始了购买服务试点工作。
试点成功后,黄竹林以市政协委员的身份,撰写提案《关于明确政府财政购买非政府组织艾滋病防治服务经费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14年,长沙市政府出台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暂行办法》,将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服务纳入规范化管理;同年,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购买非政府组织参与防艾服务,建立起具有长沙特色的“疾控中心-非政府组织-定点治疗医院-疾控中心”相互转介、无缝连接的“三位一体”随访关怀模式,促进了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和检测覆盖率显著提高。
艾防课堂
新诊断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
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其中性传播是我国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新诊断报告艾滋病感染者中95%以上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感染风险较大的不安全性行为包括:没有保护的男性同性性行为、非固定性伴性行为、有偿性行为等。发生性行为时全程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共用注射器注射吸毒也是造成艾滋病感染的高危行为。近年出现的新型合成毒品(冰毒、摇头丸、K粉等)虽然不以注射吸毒为主要方式,但是滥用这些毒品会降低风险意识,性伴数量和不安全性行为的频率会增加,会间接增大艾滋病和性病传染的风险。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因此,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人物名片
姚栋
长沙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验科副科长、副主任技师
艾防故事
15年艾滋病确证检测“零差错”
在长沙市疾控中心七楼,有一处与外界几乎隔绝的“禁区”——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经全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筛查出的阳性标本,会在这里接受终极裁决。这里,就是姚栋工作的“战场”。
2007年长沙市疾控中心启动艾滋病确证检测工作。当时,姚栋作为微生物检验科的一名新兵,主动申请参加培训,自2009年起承担艾滋病确证工作和CD4+T淋巴细胞检测工作。
艾滋病检测相关工作岗位最难留住人,很多初筛岗位的检验人员纷纷要求换岗。艾滋病确证标本都是经过抗体初筛的阳性标本,CD4+T淋巴细胞检测标本更是100%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标本,一旦发生职业暴露,风险极高。姚栋15年如一日,肩负起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压,确保了艾滋病确证检测“零差错”的佳绩。他曾识别出三起因初筛实验室检验人员疏忽导致血清分离错误事件,成功避免了因结果错误导致的医疗事故。
“你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干了10多年,争取换个岗位吧,干吗把风险揽在一个人身上呢?”面对亲友的劝说,姚栋总是说:“谁干都会有风险,我做的时间长,操作熟练,换一个人又要从零开始,风险更大。”
凭借多年的积累,姚栋在艾滋病确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湖南省首个HIV-2型病例就是由他检出。
艾防课堂
高危行为发生后,请主动进行咨询检测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措施。在高危行为(不洁性行为、共用注射器等)之后,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应主动到当地疾控中心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进行咨询检测,及时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如果证实已经感染,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才能把艾滋病对健康的危害控制在最小。早发现、早治疗、早管理,不仅使个人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同时降低传染他人的风险。
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可在各级疾控中心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也可自费到各医疗机构检测。我国《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国家对个人接受自愿咨询检测的信息完全保密。
窗口期检测不出抗体,但具有传染性
一个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是马上就能检查出来的。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用检测方法查出艾滋病病毒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
现有的诊断技术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试剂检测的窗口期在感染后的3周左右,抗原试剂检测的窗口期在感染后的2周左右,核酸检测的窗口期在感染后的1周左右。目前,长沙市疾控中心和医疗机构采用的是抗原抗体联合检测的初筛方法,在感染艾滋病病毒2周左右,结果会显示有反应。总之,目前的检测技术和试剂只能缩短窗口期,不能完全避开窗口期。因此,艾滋病病毒检测一定要注意窗口期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窗口期尽管检测不出病毒,但病毒已经进入体内并复制,同样具有传染性。在这段时间发生性行为,要使用安全套保护性伴不被感染。如果既往有过高危行为,没有做过检测,就应该尽快检测。
长沙市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服务单位
单位名称 联系电话
长沙市疾控中心 0731-84747741
芙蓉区疾控中心 0731-84885720
天心区疾控中心 0731-85137077
岳麓区疾控中心 0731-88940500
开福区疾控中心 0731-84310015
雨花区疾控中心 0731-85880858
长沙县疾控中心 0731-84015725
望城区疾控中心 18974995275
浏阳市疾控中心 0731-83612034
宁乡市疾控中心 0731-87891949
人物名片
肖钢
长沙市第一医院艾滋病专科主任、主任医师
艾防故事
曾经的危重患者,生育了两个健康孩子
“我还能活多久?”这是大多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得知患病后的第一反应。从事艾滋病临床工作20多年来,肖钢用医术与爱告诉大家:“尽管艾滋病目前不可治愈,但已成为可防可控、可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艾滋病患者可以有质量的长期生存,可以正常工作生活。”
2000年5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成立艾滋病性病门诊,是湖南省最早从事艾滋病治疗的专科。在当时社会歧视和“恐艾”心理严重、治疗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肖钢作为一名传染科医生,坚定地选择从事艾滋病治疗工作,并于第二年担任了艾滋病性病科主任。他带领团队刻苦钻研、轮流进修,治疗水平逐渐和国际接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05年,科里接诊了一名18岁的女性艾滋病晚期患者小谢,她感染了肺孢子菌肺炎、肺结核,入院时持续高热、呼吸衰竭,几乎绝望。肖钢用很多成功治疗的病例给她鼓励。通过1年多系统的抗病毒治疗,小谢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来,小谢组建了幸福的家庭,生育了两个健康的孩子,至今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现在,每当有病人想要放弃或绝望时,我也会用小谢的故事激励他们。”肖钢说。
如今,长沙市第一医院艾滋病专科创建为省级重点学科,每年收治全省新发艾滋病人50%以上,晚期艾滋病患者的死亡率从开科时的30%左右降到5%左右,危急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为90%以上。
艾防课堂
艾滋病创新药医保落地长沙
2022年1月1日起,国内外指南推荐的艾滋病治疗方案比克恩丙诺片可在长沙实行医保报销,最高可报销70%,给患者提供了更优、更实惠的用药选择。
比克恩丙诺片仅需一天一片就能快速、强效、持久抑制病毒,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更少的药物间相互作用,临床研究中“零耐药”,有效帮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恢复健康生活。
进入医保目录后,比克恩丙诺片的费用由3680元/盒调整为1125元/盒,根据湖南省“双通道”管理药品医保支付标准,报销后城镇职工医保患者每月仅需自付337.5元,城乡居民医保患者仅需自付450元,且可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享受医保报销待遇
艾滋病妈妈也能生下健康宝宝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经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也可经过产道及产后血性分泌物传给新生儿,或者通过哺乳等途径传给婴儿。若不采取干预措施,艾滋病病毒的母婴传播概率为15%至45%。
夫妻双方备孕前一定要开展孕前检查。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要主动接受医生的指导,尽早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定期检测病毒载量等指标,新生儿预防性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避免母乳喂养,接受专业人员随访。通过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可以大大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母婴传播率可以控制在0.5%以下。
人物名片
厉洁
芙蓉区疾控中心性病与艾滋病防制科科长、主任医师
艾防故事
她的手机是艾滋病患者24小时咨询热线
在女儿眼里,厉洁几乎没有真正的下班时间。从事艾滋病防制(预防和控制)工作10多年来,她的手机成了24小时咨询热线。热线那头,有不慎感染的年轻人,在她的鼓励下走出阴霾,再次扬起生活的风帆;有自暴自弃的中老年人,在她的帮助下重燃希望,过上正常的生活。
多年前,一名因吸毒感染的艾滋病患者经济拮据,经常利用自己特殊的疾病状态从事违法活动,芙蓉区疾控中心多次接到公安部门发出的协助调查函。该患者还经常给厉洁打电话提出各种要求,威胁她如果不能满足,将采取更为过激的行为。厉洁积极帮助他申请贫困艾滋病人医药费救助,解决其住院治疗的困难;同时,耐心地进行心理辅导,鼓励他前往辖区的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免费服用美沙酮戒毒。慢慢地,该患者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规律服用美沙酮戒断毒品,生活重新走上了正轨,没有再出现违法行为。
在单位的支持下,厉洁申请了比尔盖茨梅琳达基金的艾滋病防治项目创新研究经费支持,在芙蓉区开展“大型综合医疗机构艾滋病病毒筛查阳性者确认前流行病学调查探索性研究”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病毒快速检测及艾滋病感染者/病人管理试点项目”。项目结束后,芙蓉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艾滋病综合干预的能力大大提升,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了艾滋病病毒抗体快速筛查检测点,有效扩展了该区艾滋病防治服务工作的覆盖面。
艾防课堂
艾滋病感染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故意传播艾滋病将承担法律责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艾滋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理解和关心,但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将承担法律责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各项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得知感染后应主动告知性伴或配偶,若继续同他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则为故意传播。《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传染病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六十二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故意传播艾滋病的,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人物名片
李承西
长沙市中大阳光社工服务中心防艾志愿者
艾防故事
朋友的离去让他走上志愿者之路
今年38岁的李承西,从事艾滋病志愿者工作已有10余年,如今是长沙市中大阳光社工服务中心(一家专职从事艾滋病健康检测咨询的公益机构,以下简称中大阳光)的负责人。
李承西第一次切身感受到艾滋病的可怕,是大学毕业那年得知了一名朋友的离去。当年,这名朋友因为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发现自己感染时已是晚期。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承西接触到长沙的一个艾滋病公益小组,他希望能为这个群体做点什么,于是加入小组做起了志愿者。通过不断学习,李承西慢慢从一名核心志愿者成为了团队管理者,把志愿者工作当成全职事业。2013年,李承西负责的中大阳光正式在长沙市民政局注册。
每天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打交道,既要面临不理解,也会面临一些危险。多年前,一名志愿者和医生一起为重点人群开展检测服务时,不小心被用过的针头扎到手,他第二天才告诉大家。“当时,不懂阻断药的知识,那名志愿者揪心了一个月,好在最终确认没有被感染。”李承西回忆。
如今,中大阳光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南院(长沙市传染病医院)设立了医务社工站,提供一对一咨询和快速检测、全程陪同艾滋病治疗等服务。李承西说,服务过程中最害怕的就是沉默的人,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情绪才会爆发,“那时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靠近对方,把手放在对方的肩膀上,给他力量。”
“每一个生命都很珍贵,我们不仅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防火墙 ’,也希望尽最大可能帮助高危人群、感染者得到社会的包容和关爱。”李承西说,令人欣慰的是,很多人了解了艾滋病的感染途径,也认可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和他们一起工作、学习,开展防控工作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友善。
艾防课堂
暴露后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
发生暴露后,比如破损的皮肤沾染艾滋病人的血液、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应经医生评估后,尽早服用阻断药。暴露后预防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服药效果与起始用药时间密切相关,应在暴露后72小时内,且服药时间越早,保护效果越好。
长沙市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处置门诊设在长沙市第一医院南院,门诊时间为:每周一至周六8时至12时、14时至17时,咨询电话:0731-82233347。该院急诊可提供24小时艾滋病病毒暴露后预防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