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伍玲 通讯员 刘馨鸿
每年的9、10月是夏秋两季交替的特殊时期,也是传统的秋收季节,因而在房地产、金融、人才市场等行业和领域有“金九银十”的说法。今年9月以来,长沙现代种业产业链建设也呈现出丰收景象:水稻品种产量更高、种业企业业务更广、创新平台日益增多。
水稻品种频频打破亩产纪录
9月,龙江大地被一片片醉人的金黄色点缀着,这是丰收的颜色。在距离哈尔滨阿城区约10公里的郊外,长沙企业利诚种业新品种“利优鱼翅”低垂着金钩,等待专家组的到来。
经现场测产,这片田实收面积822.9平方米,实收毛谷835.48公斤,按标准含水量14.5%折算,亩产干谷621.5公斤。现场取样考种,每亩有效穗20.8万穗,每穗总粒数146.0粒,结实率84.0%,千粒重24.5克。
利诚种业副总经理易鹏飞告诉记者,测产数据一出,现场专家赞不绝口——“利优鱼翅”作为杂交籼稻品种如此耐低温,可在北方安全齐穗收割,已属难得;尤其像今年哈尔滨阿城示范点气温在水稻成熟期比往年低1.5摄氏度左右,打霜提前5~10天的情况下,产量水平仍然很高。
同样通过气候考验实现高产的,还有隆平高科杂交稻新品种“玮两优8612”。
9月8日,位于怀化的“玮两优8612”超级稻百亩示范田进行测产验收,平均亩产干谷为1158.8公斤,继去年创造湖南省一季稻高产纪录后再创新高。
隆平高科亚华水稻事业部营销总监、高级农艺师史勇敢介绍,“玮两优8612”是隆平高科亚华水稻事业部核心主推品种之一,2020年通过国审,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增产6.3%。即便在今年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条件下,其结实率也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仍然呈现出高产、抗倒、耐高温、广适、易种等突出特点。
记者了解到,2021年,“玮两优8612”在隆回县羊古坳镇农业农村部超级稻百亩示范片测产亩产干谷为1114.8公斤,创造湖南省一季稻高产纪录。此次验收,又将这一高产纪录往上提了44公斤。
近两年,“玮两优8612”推广面积已超过150万亩,实际增产超过1.5亿公斤,为农户增收3亿元以上。
近日,在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的2022年128个粮油生产主导品种中,隆平高科共有10个水稻、玉米、小麦三个作物品类的相关品种入选。
从农作物向畜禽、中草药种业进军
作为种业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华智生物的发展动向一直备受关注。
入驻隆平高科技园几年后,基于生物技术(BT)+数据技术(DT)战略,华智生物业务版图不断丰富,从最初以水稻为代表的农作物,向中草药、畜禽种业等领域开拓。
9月底,华智生物成功中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平台项目。据了解,这是华智生物首次中标中药材类科研平台建设项目。
该项目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落实《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启动实施的项目。未来,华智生物科研团队将通过构建现代化中药材种业设施体系,对中药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和种质种苗的繁育标准流程体系建设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同样是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与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中国农业科学院白羽肉鸡研究中心”共建协议。
华智生物董事长兼总裁田冰川介绍,成立上述研究中心旨在聚集国内外白羽肉鸡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优势力量,开展白羽肉鸡素材收集评价、经济性状机理解析、基因组育种、大数据采集利用、精准高效养殖和抗病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更好支撑肉鸡产业高质量发展。
岳麓山实验室迈入全面建设阶段
岳麓山实验室的建设,关乎我国种源安全,在今年也进入实质性纵深推进的新阶段。整个长沙总部分为农大农科院片区、隆平片区、林大林科院片区、岳麓山大科城片区四大片区,其中隆平片区由隆平高科、华智生物、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园、隆平生物种业创新中心组团建设。
9月初,隆平生物创新中心项目主体封顶。该项目总建筑面积9万多平方米,由四栋标准厂房及一栋配套服务用房组成,总工期720天,总造价约3.34亿元。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隆平高科技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现代农业、生物育种等各类企业和科研单位,对于提升隆平高科技园区招商配套具有重要意义。
位于隆平生物创新中心项目北侧,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园12栋新型工业厂房在今年6月也相继封顶。根据建设计划,隆平生物种业产业园一期将于今年底交付使用,二期年底开工建设,计划于明年底竣工。
其他片区建设也相继启动。今年上半年,岳麓山实验室长沙总部四大片区之集聚区(农大片区)、集聚区(农科院片区)、林大林科院片区纷纷开工建设,这标志着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建设全面推进。
12日,记者看到,红旗路农大段,岳麓山实验室集聚区(农大片区)建设如火如荼:一栋栋被脚手架和防尘网“包裹”的建筑早已实现了地表正负零,有的甚至已经建到三四层高。
按照计划,到2025年,岳麓山实验室将完成长沙总部建设,将集聚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1000人以上,挖掘和创制一批重要新基因、新种质。